极致背后,源自感同身受的真心 | 9958爱心专家刘江斌专访 - 品牌 - 微公益网-公益慈善平台
首页 > 品牌 >

极致背后,源自感同身受的真心 | 9958爱心专家刘江斌专访

发布时间:2021-11-05 14:59:11来源:

 

刘江斌身上有一种能量。

这是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,都能感受到的事情。

他的活力,他的坦然,他的开放,似乎自成一片竹林,始终在奋力向上。

01

尽可能去感同身受吧。

通俗地讲,

假如有一天我生病了,

我希望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医生。

每天,刘江斌的脚步还没有完全迈进病房之前,孩子们远远一听楼道传来的声音就知道,是那个好玩的刘主任来了。

一进病房,刘江斌就笑着向孩子们问好,铿锵有力的声音,听上去格外有穿透力,也格外有感染力。

“今天如何?是不是好胃口啊?”走近一个小女孩身边,刘江斌这样问。

“脚抬起来,画个记号好不好?”刘江斌轻轻扶起了男孩的脚。

“不紧张吧?很好,你也是‘老革命’了。”走出病房之前,刘江斌为一个即将做手术的孩子加油鼓劲。

像老朋友一样摸摸孩子们的头,和他们握一握手,戴着眼镜笑眯眯的神情,言语之间却充满幽默,病房里的孩子都喜欢这样的刘江斌。

 

“老革命”,是刘江斌在病房看望孩子们的时候最常用到的一个词,指的是那些年纪稍大,已经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肿瘤患儿。

在他眼里,比起刚住院不久或是年龄小的孩子,这些孩子心中对于疾病的恐惧感更甚。因此,他特别注意到这一点,每次这些小朋友要做手术或者大检查的时候,他总是格外留意。

“相对比较亲切,比较幽默的鼓励,对于孩子们的心里压力缓解更有效一些。”

就像对待孩子们越来越温和一样,从医三十多年,刘江斌对于医学这个行业,愈加投入,也愈加热爱。

忆及当年学医的决定,刘江斌表示,其实是一种本能的选择:“没有什么特别的渊源,医生这个行业本身就很吸引我,总觉得救死扶伤,是蛮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
意义常是在经历的过程中找寻。从医多年,刘江斌深刻地感受到,成为一名儿科医生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事情无法比拟的,特别是成为一个能够让患儿和家长都信赖与肯定的医生。

 

“不同于成人科,特别是对于肿瘤孩子,我们的治疗,几乎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一生。当你挽救了一个生命,见证着他不断地成长,这种成就感,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成就,是类似金钱、名利、地位很多外界的荣誉所代替不了的东西。”

直到现在,刘江斌都记得十四年前治疗过的一个小孩。当时,那个孩子只有两三岁,由于肝破裂导致大出血,送到医院开刀之后,刘江斌才发现孩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外伤肝破裂,而是患有比较恶性的肝血管肉瘤。肿瘤已经破裂,肿瘤的恶性度也非常高,最终,刘江斌和团队为孩子重新做了手术,先开刀,开刀之后进行化疗,再做放疗,历经艰难之后,孩子恢复得很好,一直到现在。

就在今年夏天,那个孩子来到医院找到了刘江斌,想要把自己十四年前手术的疤痕修掉,刘江斌感叹于时光流逝的同时,非常欣慰地发现孩子的变化真大。

“因为肝血管肉瘤比一般的肿瘤恶性度还要高,能够恢复到这样,非常不容易。这个孩子今年已经17岁,明年就考大学了,看到他能够像同龄人一样健康幸福,非常感慨。”

此外,在从医过程中,刘江斌一直都秉持着不断进取的心态,但越往高处走,他越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初心。

 

包括后来,有一次在去到瑞典卡洛琳斯卡学习之后,回到医院的他本来面临两个选择:一个是从事医疗行政管理,另外一个是继续做一个外科医生。最终,他还是选择了后者,在他看来,作为医生始终要面向病人,无论多大的进步和成长,都应该服务于病人。

“其实这么久,我们都觉得刘主任是一个蛮辛劳的医生,早上那么早来,一天的手术之后,还要晚查房,再来病房兜一圈,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,我们算是老病人了,刘主任在给孩子治疗疾病的同时,尽可能会考虑到对孩子的伤害最小,我觉得这点也是很难得。”一位患儿家长这样评价刘江斌。

02

做医生,

经验重要吗?

当然也重要,

但最重要的一定是科学。

从医多年,刘江斌坚信一点:医学一定是一门科学。做医生或许在一开始可以凭借经验,但是越往后走,一定要学会将经验上升为规律,形成科学。因此,从医路上,不断地进取和探索,是作为一个医生必然的要求。

“为什么?可以说病人的命很大程度上是捏在医生手里的,只要稍有差池,考虑不到一点,或者不是那么精确,很可能最后的治疗结果就和预想大相径庭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”

每天,刘建斌带着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们查房时,一边观察了解病房中孩子们的情况,也会一边开展教学工作。这个环节,对于大部分年轻医生们来说,也是最为紧张的一段时间。

 

“我们科室里好多年轻医生应该还是蛮怕刘主任的,因为他要求比较严格,每天早上查房的时候,也会不经意地提问题考察他们,看他们有没有偷懒,但大家也都明白,严格就是对患者的负责任。所以其实说怕也不太准确,大家对刘主任更多是尊重与敬佩吧。”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实体瘤诊治中心曲文倩护士长这样说。

不同于成人科,儿科的的患者,往往由于年纪小,不善于表达自己病痛的感受,在家长的表述中,也很有可能表达错误,所以很大程度上,主要是依赖于医生自己的观察,这就要求医生,务必要掌握科学的诊疗手段。

“儿科医生看病人怎么看,先是从家长那边了解,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,经过一些病理的检查,查看指标和数据,在这些基础上,进行科学的逻辑分析和判断,即使这样做了,前后还是可能存在差距。所以,在某种程度上说,医学是一个不确定的学科,但一定是科学。就是一定要按照规律去办事,这样才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。”

这也是刘江斌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原因,他发现,书本式教育与实际中诊断病人存在很大差距。就比如说,一个病人是阑尾炎,但是表现症状不同,有的人是肚子疼,有的人是呕吐,有的人是发烧,这种时候,怎么去作出判断,最终得出结论,这才是最需要学的东西。

当被问及做一个好医生难不难的时候,刘江斌笑笑,摇头表示否定:“做一个好医生不难,但是一定要热爱,热爱是一切行动的前提。”

 

关于这个问题,他也时常向年轻的医生们提出要求,在他看来,热爱之外,做一个好医生,应该尽力做到以下三点:

第一,要有吃苦的耐心,学医是不允许人出错的,而且成才偏晚,一定要耐得住寂寞;

第二,视野要广,要掌握外语,要从外界去吸纳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,这就免不了与国际接轨。

第三,一定要“烂笔头”。对于一些医学概念或是手术操作,一定要记下来,常看,常领悟,不是被别人推着学,而是要自我学习。

“其实这些也不是什么高要求,而是基本的要求,只要做到了这些,基本上就能做一个好医生了。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。”刘江斌诚恳地说。

因此,刘江斌也表示,医疗是一个teamwork,现在自己做为一个医生,包括作为科室副主任,对于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,一定要有明确的感觉,未来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,希望把团队搭建起来,让年轻医生更快地成长。

“我本科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刘主任,他在肿瘤方面非常有权威,后来接触之后,还发现他是一个做事很严谨,对孩子家属都很关注的一个人,他经常教导我们,作为医生不能只关心自己,要对整个病区病人都了解。这一点,是我特别佩服刘主任的一点。”上海市儿童医院儿外科住院医师李辰喆。

 

03

做好事,

应该是根植在人内心深处的,

做公益,

更是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
或许,正是因为作为一名医者,刘江斌在不断面对疾病与患者的同时,也会时常叩问自己关于人生的意义。

这个看上去非常空泛的命题,在他这里,慢慢转化为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概念:人活一辈子,除了完满自己,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之外,更要向外扩展,将价值延伸出去,为他人带去更多的助益。

因此,从医之外,刘江斌也一直在积极地倡导并践行公益。

2006年,作为志愿者的他在云南省文山州待了半年时间,2008年汶川地震时,他还作为进入核心震区的第一批医疗专家其中一员进入四川。

就在2019,刘江斌作为爱心义诊专家,参与了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举办的第四次大病义诊活动。

 

“我还记得,那天在广场上举行义诊开幕仪式前,乌云满天,狂风大作,有的人披着雨披,有的人穿着羽绒服,巧合的是,就在宣布义诊启动的时候,突然之间云开雾散,阳光明媚。真的非常巧合,所以我觉得做公益,做好事应该是根植在人内心的。”

回想起最早与9958合作,刘江斌同样记得清楚。

大约是在十年前,一个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孩子,胆道穿孔,9958介入之后,联系到了刘江斌帮孩子做了手术,后来,这个小孩恢复得非常好。回到新疆之后,刘江斌还介绍孩子去新疆当地在上海进修过的朋友那里随访,十年过去了,直到现在,小女孩去朋友那边的时候,还会说到刘江斌。

“就像这样,如果当时没有9958作为慈善力量的介入,很可能这个孩子就没了。所以,慈善还是起到了一个很大的补充的力量,包括在国外,也是这样。”

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刘江斌与9958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,共同帮助了很多肿瘤患儿。作为医者,刘江斌也深刻地感觉到,尽管中国目前为止,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,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家庭受到疾病的影响,陷于艰难的境地。

 

“从我们医生看到的来讲,我觉得国内慈善的组织不能说是多,应该说是少,帮助的渠道也不是广,而是偏窄。当然之前也有很多慈善组织管理、运作不恰当,对社会影响很大,影响大家对于慈善的信任,但对社会来说,一方面,需要制度去规范,我们医生也需要用好这些爱心,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;另一个方面来说,社会发展了,更需要回报社会,一个人不可能是自己富起来的,而是这个时代,社会大众共同努力的结果,所以更需要去回馈社会。”

“刘江斌教授与我们9958已经合作有十年了,也一起救助过很多孩子,是一个特别负责特别有大爱,难得一见的好医生。”与刘江斌合作多年,9958上海救助中心主任张晓燕这样评价他。

END

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深。”

从医路上,追求极致的刘江斌依旧在不断向前,不断向上,但他的目光,始终是放在那些需要关怀的人身上。

这是难得的,也是值得敬重的。

(文中图片均已获授权)

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特邀记者 雅丽

注: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
(责编: admin)

我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,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